曾厝垵的海外海海鲜餐厅在曾厝垵,海外海餐厅算得上是地标建筑了,红砖绿瓦,绿树环绕,相当醒目。好象有两层楼,一楼是厨房、大堂,二楼是包厢。百威包厢在一楼,包括灯具、餐具处处都有百威的标志,最特别的是满墙的电子屏营造如梦似幻的意境,真有种身在酒
位于滨海的厦门,来厦必吃清单里海鲜居首位。如何吃到新鲜、相对平价的海鲜?翔安澳头小渔村驱车半小时可达,开车去翔安澳头吃道地海鲜成了首选。
厌烦了厦门岛内的车水马龙,周末约上三五好友来去岛外踏青,虽然天气炎热,
但看着这蓝天白云,就觉得很舒服呀。到了午饭时间,便寻得杏林月美公园旁边的这家亚强大排档,是当地人自己开的,用自家别墅改造而成,旁边就是滩涂,因此看得见的新鲜。
在曾厝垵,海外海餐厅算得上是地标建筑了,红砖绿瓦,绿树环绕,相当醒目。
食物很真
“在美丽乡村,共同缔造”的影响下,澳头村周边设施和环境比起先前更加舒适。
以下是没事干研究院的城市风味系列
自有大型停车场,倒是方便自驾一族,晚上的话可以坐户外的露天排挡,白天里面也有大包厢,环境还是蛮好的。
好象有两层楼,一楼是厨房、大堂,二楼是包厢。百威包厢在一楼,包括灯具、餐具处处都有百威的标志,最特别的是满墙的电子屏营造如梦似幻的意境,真有种身在酒吧的错觉。
「莆田」,福建的一座古城,两大著名特产:「潮鞋」和「医院」。
六和居就是其中很有特色的一家海鲜食府。红砖古厝紧临于怀远湖、正对双淸桥,环境优美,古色古香。
这个城市的活力,出现在夜晚十二点以后:各路人马开始行动了。
桂香梅子拌凉藕,清脆爽口的藕丝搭上桂花的香气和梅子的酸甜,很好的开胃小菜。
买鞋的,卖鞋的,骑着小车送鞋的,全都开始了一天的「工作」。
一楼有海鲜池,因为其实排挡就在海边,基本都是一手货源,因此可以说是新鲜又实在。
当地人管这些鞋叫「阿贸」。因为有关部门大力整治,阿贸市场全天紧闭大门,只在半夜
12 点后在门口挂二维码,微信接头。
脆腌萝卜,酸甜脆口,又带点辣味,很受欢迎的小菜。
好奇地加了 8 个微商,每个老板都详细教我假鞋分级,感觉很真诚……
海蛎煎,本地人才知道,海蛎煎一定要用这种小的石头海蛎,才是最好吃,加上上乘的地瓜粉,软糯鲜美。
闻佳老师听完说,啥?莆田卖假鞋的会老实?有鬼了。
冰镇桂花香螺,螺很新鲜,火候也正好,用牙签就能很完整的取出螺肉,而且螺肉丰腴鲜甜,色香味具全。
下单 2
双「莆田特产」,本来还打算找上海研究球鞋的业内专家来验真,结果直接货不对版,连我都看得出有问题……
中黄翅鱼咸水,新鲜的黄翅鱼,才有咸水干煎的做法,入口咸香,鱼肉很嫩,连生姜都变得很好吃。
雏菊大小不同,走线粗糙,闻佳老师不幸言中……
曾是药房的六和居是保留原有古宅的基础上设计修复而成,一楼是有历史感的古厝,大多保留着原有的面貌。有时代感的各式牌匾、传统陶瓷碗具、旧木桌椅,每个小房间更是以”人字号“、”和字号“等命名包厢。
立即质问店家,问他对得住莆田假鞋之都的招牌吗!老板出于荣誉感,立即另外给我发了一双,号称「高版本充正级别」,有没有那么神?
沙包芥菜肉羹汤,
沙包贝学名钝缀锦蛤,俗称沙包螺或天鹅蛋,加入芥菜一起做汤,汤清甜回甘,特别适合夏天吃。清热降火又养生。
酸豆角肥牛,这家选用的肥牛肉质挺好的,细嫩多汁,加上酸豆角开胃助消化,很好的下饭菜。
选了 280 块一双权志龙同款小雏菊,430 块一双倒钩高帮
AJ,文末详细比对真假!
话说回来,莆田鞋虽假,东西是真的好吃!
胡椒猪肚,传统药膳,胡椒味浓郁却又令人欲罢不能,猪肚切成小块,这道菜主要喝汤,是一道养胃的汤品。猪肚的火候刚好,不会太烂也不会太硬,老少皆宜。
干蒸河田鸡,河田鸡品种优良,多为放养,鸡皮有点脆,肉质细腻不干柴,黄澄澄的汤汁看着也挺诱人的,这道菜个人很喜欢。
在福建最东边的它,有着优越又漫长的海岸线。
港湾多,咸淡水交汇,孕育了丰富的渔业资源。
土钵酸辣炝鲜鱿,做为主食材的鱿鱼少了点,配菜挺多,番茄、花菜、酸萝卜、酸豆角、粉丝等等。
事实上,以渔业为主的莆田,就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。
白灼东山鱿鱼,鲜就一个字,不需要过多的调料,保留食材的原滋原味。
莆田人对食物的追求也很真,不论是食材和烹煮方式,都讲求食物本身的「鲜」。
土豆芝士焗海蛎,海蛎号称海底的牛奶,与芝士很搭,再加上烤得酥脆的土豆外壳,算是一道西式的创意菜。
为了追求食材的本味,白灼清水煮是常见的烹饪手法。一道白灼章鱼汤就是典型。
老厦门最爱的杂鱼酱油水,小杂鱼无比新鲜,简单酱油水即可。所谓靠海吃海,靠山吃山,便是如此。
莆田人善于调味,利用各种鲜味食材来提味,也会把海鲜组合起来,鲜上加鲜。
炝野生小蟹,干炝的做法,野生小蟹虽个头不大,但肉质扎实,而且价位也很实在。
破布子蒸黄鱼,破布子是一种可食用的果实,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,黄鱼肉质软嫩,用腌制过的破布子蒸黄鱼,感觉不错,很美味。
二、三楼是较为现代的包厢,另外还有户外桌,边看湖景边用餐,也是别有一番风情。
一道莆田卤面里面有虾米、红菇等各种提鲜的材料。
即便是土笋冻这样的平民小吃,依然是追求鲜的极致。
主食来一份特色紫菜饭,米饭颗粒分明,软硬刚好,紫菜和肉松的香气更令人食指大动,分量也极为实在。
塔吉锅炝虾,塔吉锅也可以叫微压力锅,据说有个高高的盖子,透气不透水,烹饪简单方便,不仅能很快煮熟食物,而且能最大程度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。不过,这道塔吉锅炝虾似乎火候稍过了些,虾肉显硬了。
这道Q弹的土笋冻就是取海里的沙虫,熬出胶质和鲜味后放入小碟子里成型。
菜场,是城市的缩影,
驱车十余公里来吃,人均只要80左右,周边风景秀美,让你忘却烦恼。没有花俏的摆盘,华丽的噱头,朴实的做法,新鲜的食材,吃的就是满足。
闽南芥菜饭,除了虾皮、三层肉、姜蒜等,芥菜饭上还撒了肉松增加口感,不过米饭有点硬。
大厅则是简单的海鲜池加雪柜,各式海鲜种类很多,现捞现称,招牌药膳海鲜菜还具有一定的食疗食养功效。当然除了药膳海鲜还有不少好料可选。
走,从逛菜场开始,认识莆田的真·鲜!
Tips:
「海蛎甜」、「软螺甜」,莆田菜的鲜美,源自于食材的鲜甜滋味
亚强大排档
杂鱼酱油水,酱油水这种烹饪方法最能体现海鱼的新鲜,而且做法也简单,顾名思义就是酱油和水按一定比例调和,并加上姜蒜、萝卜干等,起锅时再撒上青蒜、辣椒之类的就OK了。
这个季节的菜场,主场小海鲜就是海蛎。莆田人的日常餐桌也离不开它,海蛎煎、海蛎饼、炝海蛎。
地址:杏林街道高浦村西潭路74号
海蛎就是牡蛎,可以说是长不大的生蚝,但比普通生蚝更加嫩和鲜甜。
酸辣蹄花鱼,这应该是海外海独创的菜式,炖得非常软烂的猪蹄,肥而不腻,还有酸辣且富含胶质的汤头也很令人难忘,猪蹄与鱼一起炖煮,增加了鲜味,滋味独特。
农历七月半后,海蛎变肥,一到赏味期就被渔民们打捞上来。好的牡蛎,肚子饱满且白,裙边要黑。
莆田的菜场,更像是海底总动员。
老菜脯鸭汤,据说老菜脯有些养生保健的功效,也使得鸭汤带有一些特殊的咸味,汤放凉之后更有感觉。
除了新鲜海鲜,它们还会被制成各种干货,在这里陈列。
紫菜
清炒瓜苗,这应该是特意种出来吃的黄瓜苗,又嫩又脆,还不错。
海鲜最能考验其新鲜度的烹饪方式便是白灼或者清蒸,新鲜现捞的海鲜最简单的烹饪便能带出其本身只有的鲜甜,此时只需蘸上酱油、醋或者芥末便能让你欲罢不能。
红菇干
白灼土虾
莆田还隐藏着许多民间艺术家,专门磨章鱼的老伯——章鱼兰:
野生土虾个头参差不齐,虾肉鲜甜带有Q弹的嚼劲。
就是加入茶籽粉去除章鱼黏性,然后不断打,让章鱼吃起来口感变脆!
菜场里的春卷皮艺术家:
白灼虾菇
手速惊人的套肠艺术家:
虾菇的个头不算小,有的还带着膏,此时正是季节,甜美的滋味更是不言而喻,只是拨虾菇需要点巧劲。
莆田菜的鲜,在于对本味的追求
莆田人做菜,从食材出发,追寻本味
不论是大饭店还是小馆子,莆田菜烹饪手法都很简单直接。
白灼鱿鱼仔
农家小馆里吃到的一道本地海螺,只加一点福建老酒、姜片直接水煮。
这鱿鱼仔的个头实在小巧,最大的也就不及两节手指长,白灼后泛着身体泛着半透明的光,可见新鲜,一口一只往嘴里夹,满满当当的一盘很是过瘾。
肉很弹,用牙签剥出后,蘸酱油醋吃。
香菇豆,加八角和盐水煮熟。
油淋小管
炒八素,其实并不素,是炒猪肚大肠猪舌笋片豆干青椒红椒。只是每样食材都处理得干净到位,没有太多佐料,就很好吃。
豆芽菜铺底,小管切小段清蒸后淋上酱油,撒上葱丝和姜丝,再炝点热油,除了小管新鲜,饱吸小管汤汁的豆芽更是鲜甜又解腻。
红番鸭汤。里面加了巴西菇干煲汤,提鲜。
鸭子挺出色的,但当天煮的时间不够,喝起来,巴西菇有点抢味。
清蟹粉蒸
炒软螺。本地软螺添加少许酱油爆炒。
此季节的花蟹本就清甜,肉质饱满,底部的粉丝更是一扫而空,亦可作为主食。
新鲜,肉质弹脆。
莆田的炸春卷,比普通春卷大个。
清蒸包公鱼
脆脆的外壳,里面裹了包菜、粉丝、香菇、虾皮、萝卜等,没什么特别的,就是鲜美。
一切为二的包公鱼,展开后清蒸,免去翻其身的做法也是适合懒人,肉质细腻,比起其他深海鱼也是更经济实惠的选择。
炒沙虫,用青蒜去爆炒调味,脆脆韧韧的,还带着鲜甜。
本地胡瓜清炒,清甜爽口。
小海鳗,干炸,脆脆的,没有过多调味,当零嘴吃不错。
煎鸭
福建产锥栗,直接用水煮,粉粉糯糯的香的不得了。
六和居的煎鸭比起传统姜母鸭更为清淡些,没有姜母鸭那般姜味十足。
还有本地一家海鲜楼,最出名的是一道章鱼汤。
看着清汤寡水,但喝起来却十分鲜甜。章鱼本身就有鲜味,经过处理后,脆弹。
捞汁螺片
蛏子,加点葱姜蒜蓉和酱油蒸。
捞汁螺片是六和居极具特色的一道海鲜药膳养生菜,几乎每桌必点。捞过热水的螺片,鲜、嫩、脆口,淋上蒜蓉、酱油、芥末等特调的酱汁很是爽口,黄瓜条也十分适口,芥末的微呛十分带感。
拨开蒜堆,已无任何腥味,只剩下脆弹的肉质。
炒海蛎,海蛎轻裹一层地瓜粉,加葱简单炒炒,吃海蛎的甘甜鲜美。
紧实的石斑鱼,皮煎得脆脆的,加一点酱汁勾芡。
海山骨
里面的肉,依然白璧无瑕,微微弹牙。
炸的酥脆的海山骨不输大酒店,香酥可口,没有油腻感,包上生菜更是解腻。
另一个把莆田的鲜表达到极致的就是土笋冻。
在哆头村里,有位老伯伯,做土笋冻特别出名。
海蛎炸
哆头村也以土笋冻出名,莆田市售的土笋冻也常以哆头土笋冻为噱头。
特色的海蛎炸不容错过,澳头出名的海蛎炸制的很香酥,回味无穷。
土笋冻,就是用海里的沙虫熬,熬出胶质,装模凝固。
沙虫图我就不放了:)
地瓜粉条
薄薄一片,从冷藏柜里出来,像是天然的海味果冻。
不得不尝的地瓜粉条是让人念念不忘的翔安美食,软滑Q弹的地瓜粉条被海鲜的甜味包裹着,一份地瓜粉条饱含了:海蛎、虾仁、猪脚罐头的鲜甜,最后的红葱头油更是增香,作为主食最合适不过。
很多地方的土笋冻会加入明胶等,但阿伯坚持每天手熬,实实在在的处理沙虫、熬制沙虫,煮到胶质和鲜味全部释放。
吃得时候,滴入几滴酱油,沿着壁一刮,土笋冻就脱模了。
紫菜海蛎煲
呲溜一下吸进嘴里,有很明确海鲜的鲜味和甜味。
头水紫菜还有海蛎,鲜上加鲜。
配上脆脆的沙虫,可以吃掉一整排。
Tips
芋头拼地瓜
提到的第 1 家是莆田「阿涵饭店」,第 2 家叫「江夏海鲜楼」。
地瓜带点咸蛋黄的香,芋头带着糖粉的甜,分量十分大。
土笋冻在莆田的哆头村,叫「阿溜土笋冻」。
哆头村村口有个卖米糕的摊车。简单的糯米糕小米糕都做得很出色,如果有幸遇到可以买几块试试。
象拔蚌萝卜汤
莆田菜的鲜
两种鲜甜的滋味自是夏日最最消暑的清甜。
在于鲜和鲜的搭配
除了对食材本身的追求,莆田人也善于运用各种鲜味的食材来提升鲜味。
古厝大宅内吃个海鲜,总让人回忆起那些年吃过的古宅婚宴,实在!撑!满足!
这是一家本地人吃了几十年的豆浆老店。卖两种,豆浆和豆浆炒米粉。
蛋炒在锅中,加本地兴化米粉去炒。
饭前或者饭后建议周边走走,门口有棵神奇的许愿树,老奶奶看我们在边上瞎逛,特别喊我们看看,门口挂满祈愿红丝带的古树上确实藏着“孙悟空”、“蜥蜴”、“鱼”、还有个“济公”,上色勾勒出的形象着实象形。
兴化米粉是莆田特产,比普通米粉更细。
最特别的是炒制过程中会加入豆浆,米粉吸饱豆浆汁后,会变得更加绵滑。
米线除了顺滑,更增加了豆香。
蛋块大,还配了点榨菜、腌包菜,和豆浆米粉配着吃,非常满足。
莆田卤面也是鲜味综合的一个代表,跟福建其他地区做法不一样,除了加海蛎、虾米之外,汤汁还会红红的,因为放了红菇提鲜。
红菇是一种比较珍贵的菇类,提鲜效果很好,常用来煲汤。
周末去周边吃吃海鲜顺便溜达很是合适,海鲜价位还比岛内划算。
小杂海,也就是小杂鱼,各种鲜鱼在一起,鲜上加鲜!
里面有海鲫鱼、带鱼各种鲜鱼拼在一起。
鱼肉新鲜、嫩。表皮带了大铁锅炒出的焦香气。
还有本地花菜和红花蟹的鲜味搭配。
本地的花菜,梗长,呈伞状,脆甜多汁。
应该用了薄薄的蛋汁去勾芡。脆嫩的花菜上还裹了蛋液,很特别。
蟹虽小,但很肥。
店里还有腌渍好的生蟹,微微有点咸,吃蟹的原味和嫩滑的蟹黄。
炒什锦蔬菜,草菇、鱼板负责提供鲜味,马蹄负责口感,薄薄勾芡。
一口的爽脆和鲜美。
目鱼溜,新鲜大块的目鱼上一层薄薄的地瓜粉和醋,入锅烫熟。
上浆可以保留嫩度和锁鲜。
汤里也有花菜会增加鲜甜感,花菜本身也更脆嫩。
还有一家餐馆也很好地体现了莆田菜鲜上加鲜的特点。
头水紫菜焖海蛎,两种都是莆田出名的物产,加了一点猪油和芋头炒,很香很鲜。
头水紫菜,是指第一次长成后就收割的紫菜,第二次长成的叫二水,依次类推。头水紫菜更加嫩。
头水紫菜嫩,顺滑入喉,完全不会有平时紫菜吃到的卡喉感。
温汤羊肉,莆田仙游县的特色菜,选用小羔羊肉,小火温汤慢慢煨出的,所以羊肉是红红的。
没多余的膻味,只有肉的鲜味,皮脆肉嫩。
还会配上莆田特有的蘸料——酱油蒜醋。
海蟹肥美的时候,可以点一个粉丝蒸蟹。
这种蟹在当地叫正蟹,肉质紧、膏饱满。
只是现在的蟹,即便不大个,都会有鲜甜的膏。
但这道菜最好吃的是铺在蟹底下的粉丝,因为被蒸出的鲜汁浸润,特别鲜美。
除了海鲜,其他食材也遵循对本味的追求。像这道农家滴露鸭,选用吃稻谷
120 天以上的大鼻子番鸭,加水和盐巴蒸。
蒸出的鸭汤滋味香浓,鸭肉嫩无腥味,完全没有印象中鸭肉柴柴的味道。
土猪肉汤,选用新鲜土猪,加水煮汤,用猪杂来让汤底变得鲜甜。吃到的是比较原始的猪肉香。
炸软豆腐。豆腐更像是油泡泡,软软的都是孔。炸后蘸酱吃,吃一个口感。
荔枝肉,福建名菜,是裹粉炸好的猪肉,好的荔枝肉得选用猪梅花肉。各家做法都不一样,这家特别的是加了南乳汁提鲜调味。
鸭杂泗粉,特别喜欢。
泗粉就是当地一种比较粗的红薯粉丝。
鸭杂鲜美,鸭血嫩,浓稠的汤,配上吸饱了汤汁的粉丝,很好吃。
感觉像是加强版的老鸭粉丝汤。
海蛎饼,就是把海蛎肉,和面粉地瓜粉一起。是本地不可少的一道主食。
外壳酥脆,里面嫩嫩的,还有鲜甜的海蛎。
还有妈祖麦煎,吃起来有点像糍粑,QQ软软。
表层有股焦香,越嚼越香,吃起来有种糙糙的谷物颗粒。
新疆南瓜,直接蒸熟。
清甜软糯,一口气吃好几块也不腻。
Tips
豆浆店是「涵江后街豆浆」。
店里还有季节限定的,古早的沙琪玛,是咸甜口味的哦。
第 2
家是在哆头村「哆头吓弟饭店」,是夫妻店,老板是厨师,老板娘打扮得很精致。
第 3 家是「老蒲鲜」。当地比较出名,我们去的是总店。
彩蛋!河粉店!
莆田是著名的侨乡,各地还有不同的侨民区。来到越南侨区,便是河粉遍地。
家家户户几乎都做河粉和白斩鸡。
店里卖两种粉,一种是河粉,一种是肠粉。
河粉入口顺滑,配上猪骨熬出的清汤头,加几片香肠。
肠粉跟广式肠粉不太一样,它把米浆烫成的皮做的更薄。
出锅前浇上老板娘做的肉酱,里面有洋葱酥、菜脯、木耳、肉沫。
滑嫩爽口,配着肉酱很过瘾。
香肠是手制的,口感不那么紧实,但是很香很好吃。
还可以去这家店对面买一只白斩鸡,老板现买现杀,杀完后丢进做河粉的猪骨汤里慢慢煨熟。
即便是老母鸡,这种低温慢煮的方式,煮出来也是皮滑肉嫩。
蘸上调好的酱油,非常好吃。
越南河粉是「粉汤强」,白斩鸡在他家对面。
正经脸:当地政府对假鞋产业打击真的很激烈,
莆田在全国人民心目中改变印象,指日可待
老板夸张言论看着好好笑,但打击整治到无法开门,是真的噢〜
小城市的风味我们都知道~研究院一直致力于寻找「中国最好吃的小城市」。